播磨國手植之松

在明石市大久保町有光觸寺。被稱為本願寺播州六坊之一的大寺,元正6年 (1578),秀吉攻擊三木城的別所長治時,在該寺佈陣,令池田輝政防守,切斷了對毛利勢的三木的糧道。2年後,三木被攻陷,秀吉捐贈了寺院用地。被稱為秀吉來到這裡的“手植之松”的大松樹現在也存在著。

紀伊國和歌浦

位於和歌山市西南部的玉津島附近的海岸一帶。有《萬葉集》 (山部赤人) 的詠嘆:“若江灘滿潮,泛舟海灘,鶴鳴蘆邊”。潮漲潮落時時刻刻都在變化的海灘的抒情風景,自古以來就吸引著眾多的歌人。描繪的是漂浮在和歌浦河口的小島的妹背山和紀伊國和歌山藩第一代藩主德川賴宜建立的海禪院多寶塔和觀海閣。

丹波國清水寺

目前,清水寺位於兵庫縣丹波市郡山南町禦野村北岩屋山(718m)的半山腰,但現在已經下到山腳了。景觀。古代有馬頭觀音堂其他的寺廟,俗稱六所大權現。

三河國鳳來寺山

位於愛知縣東部,豐川上遊的鳳來寺山高695米,被全山,杉樹,橡樹覆蓋。作為因聽起來像“佛法僧”的叫聲而聞名的角鸮的棲息地也很有名。在遠景朦朧的山波、中景和鳳來寺山、近景中描繪了村落和田園,小道的描繪方法也有變化,構成了巧妙的構成。山是淡茶,田園是淡藍,很好地表現了溪彩的抒情感。

下野國日光

位於栃木縣西部,受惠於白根山、男體山、燧嶽、那須嶽等的森林美景。是江戶時代五街道之一的日光街道 (正式的是途中) 的終點。因為有東照宮,所以作為重要路線,在街道的兩側設置了杉樹行道樹,如同這幅畫中的景象。通過畫面前後群山的高低差和樹木的多少等,有趣地描繪了對比。

山城國賀茂

位於京都府京都市北區上賀茂本山町的是上社,左京區下鴨泉川町,位於糾之森的是下社,兩者總稱為賀茂神社。4月有葵祭,5月有賽馬,6月有夏越祓禊等活動。遷都京都時,被視為王城的地主神,作為山城國一之宮受到僅次於伊勢神宮的崇敬。以鳥居為中心,神殿的描繪也是簡潔的構圖。

安蕓國宮島

瀨戶內海西北部,廣島灣西部的島嶼。安蕓國的一宮,供奉的神是“市杵島姬命”弁財天女。海水一直漫到神殿的下面,退潮時可以走到有四腳柱子的兩部鳥居處。構造獨特的神殿和國寶《平家納經》非常有名。平清盛特別信仰,作為平氏的氏族神。

贊岐國壇之浦

是香川縣中北部、瀨戶內海突出的半島,屋島的特色是原本是島被侵蝕而留下的具有平狀地形的山頂形狀。文治元年 (1185年) 源平的古戰場,因位於東側的正下方而聞名。多數描繪的是山頂平坦的島嶼的樣子,這是從側面看,而且是從水面描繪的罕見的景象。

常陸國築波山

是橫跨茨城縣的築波/新沼/真壁三郡的877米的山,山頂被分為女體/男體兩峰,建有築波山神社。“築波東北風”是指從築波山方向吹來的風,在江戶指東北風。特別高的中央的山和低丘狀的山的描繪也很有趣。房屋和到處佇立的樹木的配置也很巧妙,構成了襯托築波山的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