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磨国 手植之松

光触寺,位于明石市大久保町,乃本愿寺播州六坊之一的大寺。元正六年(公元1578年),秀吉攻打三木城主别所长治时,于此寺布阵,派池田辉政驻守,并切断了毛利军队向三木送粮的粮道。两年后,三木城沦陷,秀吉特意向光触寺捐赠地皮。秀吉亲手栽植的大古松至今矗立于光触寺中。

纪伊国 和歌浦

画中是玉津岛附近海岸,位于和歌山市西南部。歌人山部赤人对此景曾吟咏道:潮满和歌浦,浅滩尽淹没,群鹤飞鸣,疾向芦苇从边(わかの浦に潮満ちくれば 潟をなみ 芦辺をさして 鶴鳴きわたる)(摘自《万叶集》)。潮涨潮落之间,浅滩景致变幻万千、如诗如画,令古往今来的无数歌人为之沉醉。漂浮于和歌浦河口的小岛妹背山,以及由纪伊国和歌山藩初代藩主德川赖宜建立的海禅院多宝塔与观海阁点缀于画中。

丹波国 清水寺

清水寺,现坐落于兵库县丹波市郡山南町五野,曾位于村庄北面的岩屋山(海拔718米)半山腰,当时与岩屋山东边的石龛寺遥相而对,庙宇气势恢宏,有“西之岩屋山”之美名。然如今清水寺已下移于山麓,唯余几座町石和陡峭石阶,古代山岳修验道场的余韵犹存。此寺古有马头观音堂等建筑,号“六所大权现”。

三河国 凤来寺山

凤来寺山,位于爱知县东部、丰川上游,海拔695米,满山青松翠柏,郁郁葱葱。此山也是著名的红角鸮栖息地,该鸟啼叫声好似“佛法僧”的日语发音。远景朦胧中有起伏的山峦,中景则是凤来寺山,近景是村落与田园,田埂蜿蜒,构图匠心独运,巧妙生动。山的轮廓为淡茶色,田园如淡蓝轻染,溪水荡漾,尽显诗情画意。

下野国 日光

日光,位于栃木县西部,白根山、男体山、燧岳、那须岳等森林美景交相辉映。日光乃江户时代五街道之一的日光街道(正式名称:日光道中)的终点地区,该街道因东照宫而成为交通要道,街道两侧杉树成荫,风景如画。画中山峦起伏,高低错落,树木疏密相间,构图巧妙,生动有趣。

山城国 贺茂

贺茂神社,是京都府京都市北区上贺茂本山町的上社,以及左京区下鸭泉川町糺之森的下社之统称。该神社每年四月举行葵祭,五月举行赛马,六月举行夏越祓等传统活动。日本都城迁至京都时,贺茂神社被奉为王城的地主神,作为山城国一之宫,其受崇敬程度仅次于伊势神宫。画卷中心为鸟居,社殿笔触简洁而富有层次,构图恰到好处。

安芸国 宫岛

宫岛,位于濑户内海西北部、广岛湾西部,是安芸国的一宫,祭奉的主神为“市杵岛姫命”,即弁财天女。涨潮时严岛神社的社殿仿佛浮游于海水之上,退潮时则可步行至由四脚柱支撑的两部鸟居。构造独特的社殿和国宝《平家纳经》闻名遐迩。平清盛对严岛神社尤为尊崇,将其奉为平氏家族的朝圣之地。

赞岐国 坛之浦

屋岛,位于香川县中北部,是伸入瀬户内海的半岛,在长期侵蚀下形成了平顶山型熔岩台地,顶峰平坦,别具一格。文治元年(1185年),此山东侧麓下是源平古战场,广为人知。描绘屋岛的画作多以山顶平坦、稳如磐石的姿态为主,但此画独具匠心,从侧面入手,且以水面视角呈现,景致别具一格。

常陆国 筑波山

筑波山,横跨茨城县的筑波、新沼、真壁三郡,海拔877米,山顶双峰并峙,分别为女体峰和男体峰,筑波山神社坐落其间。“筑波东北风”即自筑波山吹来的风,江户人称之为“北东风”。画卷中央的山峰巍峨高松,与低丘错落相映,层次分明。人家依山而建,树木错落有致,布局巧妙,烘托出筑波山的雄伟,构图别具匠心。